景寧毛垟鄉是浙西南革命老區,鄉域面積57.3平方公里,森林覆蓋率81.57%。近年來,該鄉以紅為底,以綠為進,“紅綠融法”,深耕培厚基層法治土壤。創成省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、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、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30余個,實現民主法治村全覆蓋。
以“紅”為切入點,法治文化生根發芽
庚續紅色法治文化基因,打造紅色毛垟法治文化陣地,建造紅軍樓、紅色書屋、忠勇洞、法治公園、農村文化禮堂等,實現法治文化陣地與紅色資源共建共享。建立法治“紅喇叭”廣播平臺,定期組織村社廣播員開展培訓,緊緊圍繞憲法、民法典等法律法規,緊貼農村生產生活,推出“紅喇叭”廣播節目5期。邀請老黨員、老干部、法律顧問等組成“紅扣子”普法宣講隊,面對面為群眾答疑解惑,并廣泛開展法治電影展播、文藝匯演、書寫法治對聯等活動,潛移默化提升群眾法治素養,今年來,共播放法治電影12場,發放宣傳資料870余份。
以“綠”為立足點,法促產業有聲有色
毛垟鄉有全國最具規模和最具專業的苔蘚育苗基地、苔蘚工廠化栽培基地、苔魚共生基地、苔蘚文創產品展示中心,近年來,該鄉依托苔蘚產業,融入法治元素,研發苔蘚高端伴手禮、飾品等法治文創產品,精準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。成立由鄉干部、調解員、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、司法所工作人員組成的“法律幫扶團”,為苔蘚產業發展、基地建設、銷售、村集體入股等提供“一攬子”服務,截至目前,審查產業類合同16份、提出法律建議30條,提供法律咨詢110余人次。
以“法”為核心點,基層治理提質增效
建立健全“援法議事”制度,搭建村民說事平臺,為村公共事務、重大民生問題處置提供法治保障。繪制“兩張清單”,即村級“小微權力”清單、農村黨風廉政風險清單,梳理并發布“小微權力”25條,風險點12條,織密村級“小微權力”監督網。依托“司法所長+專職法律顧問”雙審查把關工作機制,累計審查重大行政決策、合同等28件,村規民約6件,提出專業性法律意見45條,切實提升依法行政能力。緊抓黨員干部學法,通過法治課堂、夜間課堂、指尖課堂,提高學法頻率,培育一批“法律明白人”“法治帶頭人”。截至目前,共開展各類學法活動23次。